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23章 大河向東流(九)

關燈
“大汗,我們不如渡過黃河,在黃河南岸也決開缺口。”阿裏海牙惡狠狠的提出了建議。

有宋軍引黃河北歸的珠玉在前,阿裏海牙的建議很快就得到了不少認同。張弘範連連點頭,大聲應道:“就該如此!讓那些南蠻知道厲害。”

見到張弘範也支持自己,阿裏海牙興奮的說道:“我們就在汴梁以北決口,直接淹了汴梁城。”

忽必烈聽了這話,忍不住冷笑一聲,“哼,你倒是能想得開。”

阿裏海牙連忙答道:“大汗,現在汴梁城裏只剩下漢人了。以南蠻的做法,他們所到之處只留下漢人。既然漢人不肯效忠蒙古,就讓漢人都死光吧。”

說這話的時候阿裏海牙情緒飽滿,此次南下的一路之上他見識過宋軍的處置,已經知道蒙古已經遇到了真正的對手。在漢地,漢人數量遠高過蒙古人。若是蒙古與宋國就這麽對著幹,蒙古人肯定耗不過漢人。既然如此,依照依照蒙古文化的阿裏海牙自然認為必須盡可能削弱漢人。

張弘範聽到這話,臉色登時就難看起來。無論如何,張弘範還是認為自己是漢人而不是蒙古人。如果阿裏海牙的這種看法持續發酵,遲早會波及到張弘範這種燕地漢人身上。

忽必烈完全能理解阿裏海牙的看法,但是他也知道現在絕不能這麽做,宋軍只不過剛在黃河以北活動,蒙古還遠沒到狗急跳墻的地步呢。所以忽必烈呵斥道:“阿裏海牙,你胡說什麽!”

阿裏海牙低下了頭,不是因為他認為自己的想法錯了,而是他感受到忽必烈大汗是真心想讓他閉嘴。就在局面處於尷尬之時,伯顏大帥開口說道:“大汗,此事已經完全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不如先派使者問問宋軍,他到底想做什麽。”

這個建議實在是令人訝異,然而仔細想來卻覺得未必沒有道理。張弘範問道:“那我等在此時要做什麽?準備渡河麽?”

伯顏大帥冷淡的答道:“渡河之後又能如何?便是要決堤,至少也先把郭守敬叫來吧。我等在岸邊瞎挖,只怕是事倍功半。”

郭守敬乃是蒙古的水利專家,便是蒙古貴人也覺得自己絕不如他,立刻就沒人再說其他的。伯顏繼續說道:“大汗,我以為當務之急乃是先與阿術元帥匯合。就他走的道路,只怕已經被隔絕在黃河以南啦。”

即便伯顏大帥聲音冷淡,眾人也聽出‘黃河以南’四字中有多麽深刻的遺憾,便是連忽必烈都忍不住苦笑起來。

蒙古軍第二天黎明時分便派出使者前往宋軍在黃河以北的營寨,宋軍也沒有難為蒙古使者,帶著他上船繞過新河口,抵達了正在快速南岸化的黃河北岸。得知了使者來意,趙嘉仁寫了封信讓蒙古使者帶回給忽必烈大汗。

使者回到滑縣,忽必烈拿過信看了起來。趙嘉仁在信裏面告訴忽必烈,若是忽必烈想和平,雙方就以黃河為界。若是忽必烈不想和平,趙嘉仁建議雙方約定一個戰場來次決戰。宋軍也就是十萬人,忽必烈這邊願意用多少人,那就隨他的便。就算是忽必烈能帶出來百萬大軍,宋軍也不在乎,就是用十萬人迎戰。

看完這麽小孩子氣的信件,忽必烈先是冷笑著將信件狠狠拍在桌上,接著忍不住對空罵了幾句。發洩完之後,忽必烈覺得心中恨意暫消,這才惡狠狠的問使者,“你確定是趙嘉仁在黃河以北麽?”

“……我也不認識趙嘉仁。不過宋軍那邊是這麽講的。”使者答道。

忽必烈立刻答道:“那便找個認識趙嘉仁的前去見見趙嘉仁,就說我願意談談以黃河為界的事情。”

見過趙嘉仁的都是禮部的人,這幫人並沒有投入到戰爭中。經過一番搜索,最後找出一個蒙古軍中的宋奸來。作為蒙古使者,他們就再次前往宋軍大營。這幾天蒙古軍也沒有閑著,經過測量,蒙古軍發現若是想渡過黃河,就必須從洛陽那邊渡河才行。若是帶上步軍行軍,估計渡過黃河之後再殺出來得一個月之後。一個月之後宋軍只怕已經修完了河堤。

就在這麽折騰中,又過去了三四天。等宋奸在內的蒙古使團回到滑縣,宋軍在黃河兩岸的大堤都修建了一裏多地。這兩條大堤是對著修建的,中間的直線距離已經只剩下三裏多地,白天的時候兩邊修堤的人員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對方。此時,宋軍已經開始在大堤兩端架起高桿,撐起了數道滑索。雖然還不能往來人員,卻可以通過電線進行有線電報的傳輸。趙嘉仁送去的第一條命令就是小心蒙古騎兵偷襲。

“確定是趙嘉仁麽?”忽必烈大汗盯著蒙古使團中的宋奸。

“回稟陛下,果然是趙嘉仁!”宋奸連忙戰戰兢兢的答道。

“那你怕什麽?”忽必烈問道。

“回稟陛下,臣擔心趙嘉仁殺臣。”宋奸直接說了實話。

對這麽一個膽小的家夥,忽必烈怒道:“哼!他哪裏敢殺使者!”

宋奸馬上把頭深深低下。不管是趙嘉仁或者忽必烈都非他能得罪的起,這兩位要殺人,誰都擋不住。

讓宋奸下去,忽必烈問道:“你等覺得如何?”

張弘範立刻答道:“臣以為馬上派遣騎兵渡河,先打散宋軍在河南的營地。接下來再根據當時局面而定。”

聽了主戰派的看法,忽必烈也不想再問別人。搞不好那幫主戰派還有人要傻乎乎的建議與宋軍正面交戰呢。根據最新查看新河道的探馬回稟,新河道經過半個月的沖刷,已經擴展到快一裏地寬,河水湍急,根本沒辦法渡過。在這種情況下與趙嘉仁作戰,那就得沖營壘,或者約趙嘉仁正面野戰。

所以大汗就直接問伯顏大帥,“伯顏,你怎麽看?”

伯顏答道:“大汗,咱們還是先撤離此地吧。此地距離趙嘉仁太近,我軍不好施展。”

“撤軍?”忽必烈覺得有些懵了。現在趙嘉仁已經快把黃河給堵上了,撤軍只是給趙嘉仁時間,萬一撤軍的過程中趙嘉仁已經堵住了黃河,這就變成蒙古軍在黃河以北,宋軍在黃河以南。那還打個屁啊!

“不行!”忽必烈立刻搖頭反對。

伯顏答道:“若是大汗執意要打,那就不妨先派騎兵渡過黃河,突襲汴梁。看看能否擾亂宋軍。若是能擾亂,就讓騎兵繼續與宋軍交戰。若是不行,那就從洛陽撤回來。”

“嘖嘖!”忽必烈忍不住咋舌。他十幾年前就與趙嘉仁交過手,知道趙嘉仁這廝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若是看到局面不對,趙嘉仁寧可少有斬獲也不會貿然行動。當然,要是趙嘉仁開始行動起來的話,也就沒什麽好講的了。忽必烈對於十幾年前鄂州之戰時,趙嘉仁突破蒙古浮橋,對蒙古軍大肆殺戮的行動記憶猶新。

就在蒙古君臣對接下來該怎麽作戰遲疑不定之時,外面有人稟報,“大汗,阿術元帥的使者來了!”

忽必烈大喜,連忙說道:“快讓他進來。”

得知好久沒有聯絡的阿術元帥終於派來了使者,蒙古將領們也都露出笑容。使者進來之後就立刻回稟阿術元帥的動向。元帥帶領了四萬蒙古軍西進,本來計劃好的道路是走從山東進河南,走到黃河北岸之後沿著黃河西進,與忽必烈大汗匯合。

萬萬沒想到到了黃河北岸之後向北派遣的使者都被一條莫名其妙出現的大河給攔住了。詢問當地人,當地人講說也不知道是哪條河突然就決口,沖來了如此大的水。阿術元帥派遣了大量騎兵偵查,最後發現竟然是宋軍掘了黃河北岸。他也不敢貿然進軍,就在距離宋軍一百多裏外的‘黃河南岸’紮營,派來使者與忽必烈聯絡。

對於阿術元帥的謹慎,忽必烈非常欣賞。他隨即下令讓使者馬上回去告訴阿術,讓他渡過黃河,與忽必烈匯合。

蒙古軍沒有人提出兩面夾擊之類的傻話,阿術這四萬人若是與宋軍交戰,宋軍完全可以利用水軍的優勢封鎖黃河,集中步軍去打擊阿術。看著像是兩面夾擊的局面,其實阿術完全是一支孤軍。對於這些久經戰陣的蒙古軍將領,他們可不會犯傻。

可即便能做出正確的應對,蒙古軍將領們還是找不到能夠戰勝宋軍的辦法。在這樣的窘境中,張弘範提出了新建議,“也許趙嘉仁浪得虛名,若是我軍全部騎兵渡河南下,想來能把宋軍攪得天翻地覆吧!”

其實這想法在蒙古君臣心中都冒出來過。忽必烈發現連身經百戰的自己都有些難以抵抗這樣低估對手的誘惑。不過忽必烈還是強忍住這樣的誘惑,因為他知道這是兵法上的邪路。雖然沒學過‘唯物主義’,忽必烈卻從蒙古豐富的戰爭經驗中明白,若是不知道對方的厲害,那就派兵試探。凡是試探出來的結果,都要當做某種底線來面對。而且蒙古軍與趙嘉仁的戰鬥證明了一件事,只要依托著江河湖海,趙嘉仁好像總是能展現出令人恐懼的戰鬥力。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